第七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4-07-01
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第七届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研讨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批判性思维教育专家董毓以批判性写作为例,指出学生作文中“无问题,无想法,无论证”等共性问题的破解之道。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认为,思维的社会性、实践性与交流性是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
上海师大附中校长黄岳辉认为,鼓励学生自觉而主动地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允许学生挑战和质疑,要引导学生为观点寻找理据,更要鼓励学生在多种方案中做出决策。上师大附中特级教师余党绪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点,阐述了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情景设置等新的学习方式的逻辑共性。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飞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解放性力量”,这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秦蕾介绍,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核心,北大附中建设了一“群”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课程。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摆脱思维惯性与观念束缚,才能发现人生的新的意义。
图说:各校教师通过课堂展示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采访对象供图 下同
原上师大附中校长、现任尚思初级中学校长张正之在评议中说,教思维意味着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张正之强调,教育要“写好一个‘人’字,写大一个‘人’字,写活一个‘人’字”,思维关乎人的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要把“人”字写好写大写活,没有批判性思维是做不到的。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尚思初级中学联合承办。